你知道嗎? 你朋友圈里的自拍照片 竟然能讓有些人月收入幾十萬 ![]() 南京警方最近控制了一名女子,涉嫌冒用他人的照片,從至少五個省份的網友身上騙了六十多萬元。最近也有媒體調查發(fā)現,一些網購平臺上就有這樣的照片打包銷售,普通人發(fā)在微博、朋友圈的自拍,可能會被千里之外的陌生人盜用到征婚、交友、微商等平臺,甚至行騙。在這些精修過的照片背后,我們似乎可以嗅到一條見不得光的產業(yè)鏈。 ![]() 這些照片是如何被盜用進而實施詐騙的? 南京警方控制的這名女子王某22歲,她涉嫌冒用山東青島一名“網紅”女子的照片,把自己包裝成“美女”,通過社交軟件、游戲平臺等渠道結識男性網友,在交往中騙取錢財。 江寧分局濱江開發(fā)區(qū)派出所的刑偵副所長劉懷起介紹說,一般都是她在網上跟受害人聊天,受害人想跟她發(fā)展成男女朋友,然后才給她打這些錢;旧隙际峭ㄟ^微信、支付寶或銀行卡轉賬,比如說打一些“1314”或者“520”這樣金額的錢,之后也會有很大的幾千元或者幾萬元的打款。 警方介紹,這名女子相貌普通,但聲音甜美。她只跟網友語音聊天,用各種借口逃避見面。 警方:她自己也承認,為什么從來沒有跟任何一個受害人見過面,因為她自己也很清楚,如果跟受害人見了面,她自己在網上包裝的形象和實際的形象差距太大,她跟受害人的關系是不可能維持的,這也是她構成詐騙的一個關鍵,因為她完全虛構了事實。 她還在網上下載其他的淫穢圖片,用來吸引部分男網友。對于一些產生懷疑的人,她就花錢購買寫著對方姓名等信息的短視頻來證明。 警方:她這種小視頻是怎么得來的呢?她是找“網紅主播”,她們可以接一種舉牌業(yè)務,就是你把需要舉的信息,發(fā)給這個女孩(網紅主播),她錄個小視頻發(fā)給你,你再打個一千塊五百塊付給她。她本身冒用的女孩是山東青島的,但是這個女孩沒有給她舉過牌,不過現在的網紅臉都差不多,全都是錐子臉、大眼睛、高鼻梁,大部分受害者就都沒有發(fā)現不是同一個人。 警方介紹,王某實際聯系的網友中,有百分之二三十給她打過錢,維持關系最短的幾天,最長的有半年。他們大多數是習慣網絡生活的“宅男”。 警方:很普遍的一塊是“宅男”,另外一塊呢是涉世未深的一些年輕小伙子,甚至包括一些還在校的未成年人,他們對網絡戀愛或者“約”的這種行為存在著很多幻想。 ![]() 初步調查顯示,從2017年6月以來,有五個省份的多名網友被王某騙取60多萬元。她用這些錢給自己買了一輛寶馬車,也在網上進一步包裝自己。 警方:游戲平臺上也是需要充錢才能夠提高等級,她充了很高的等級,用很漂亮的照片,然后受害人比如說玩現在很流行的絕地求生,就是“吃雞”游戲,在搜這個游戲的小女孩玩家做“陪練”的時候,系統(tǒng)就會優(yōu)先推送她,她就會在前兩頁被推送出來。 大部分受害者在得知消息后表示驚訝 警方:很驚訝,第一反應就是很驚訝,感覺很失望,反差很大。而且受害人也明確講,嫌疑人吸引他們的主要原因就是長相,沒有其它的原因。 ![]() 我們該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個人隱私? “電信詐騙”在多部門、多渠道的長期宣傳與持續(xù)打擊下,已經快沒了生存之地,但“社交詐騙”比“電信詐騙”更具有隱秘性與偽裝性,因為牽扯到更為隱私的情感領域,不排除有許多人吃了“社交詐騙”的虧之后,選擇忍氣吞聲,這為消除“社交詐騙”制造了很大的障礙。 如果不想自己的隱私被別人盜用成為騙子的工具騙人害己,就要自己提高警惕、多長點心,不斷增強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意識,不要輕信或輕易將個人信息提供給無關人員,謹慎添加陌生人為好友,在朋友圈等社交媒體發(fā)布自己照片時,盡量對陌生人進行分組。 同時,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而作為網絡平臺同樣需要負監(jiān)管責任,必須及時處理商家的侵權行為。 來源:工人日報、中國之聲、澎湃新聞 |
![]() 荊州網警報警崗亭 |
![]()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 涉仿冒詐騙類網站平臺舉報專項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