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冒充公檢法”詐騙套路不是什么新套路,但詐騙分子的技術(shù)手段仍在更新?lián)Q代。日前,荊州一女子因接到“警察”電話,下載了一款所謂的“公安防護”APP,差點被騙走近7萬元錢,幸好被荊州市反電信網(wǎng)絡詐騙中心預警發(fā)現(xiàn)并及時制止。 ![]() 原來,當日上午9時許,卿女士接到一個陌生號碼打來的電話,對方自稱是“湖北省公安廳民警”,準確地報出了卿女士的身份信息,并告知其涉嫌一起拐賣兒童案,要立即聯(lián)系西安警方。還沒等卿女士理清頭緒,電話就自動轉(zhuǎn)接至“西安警方”。 ![]() ▲以假亂真的“逮捕令” 電話那頭,自稱是“西安警官”的人讓卿女士添加了QQ好友,發(fā)來了“警官證”和一張“逮捕令”,稱卿女士涉嫌拐賣兒童,公安機關(guān)將對她進行調(diào)查并逮捕。因為自己沒有做過違法的事情,卿女士本想解釋,但一看竟然有印著自己名字的“逮捕令”,當時就嚇懵了。 ![]() ▲以假亂真的“警官證” 隨后,在“西安警官”的指示下,卿女士卸載了手機上所有的防護軟件,下載了一款名叫“公安防護”的APP。對方表示,卿女士要想證明清白,需要將名下的銀行卡號碼和密碼輸入到該APP中,方便警方調(diào)查取證。對方還一再讓卿女士保密,不要對任何人提及此事,不然也是違法。 ![]() ▲騙子假冒警察行騙的QQ聊天記錄 為了配合對方調(diào)查,卿女士只能下載了該APP,并將名下4張銀行卡卡號和密碼全部輸入其中。沒過多久,卿女士就接到了荊州市反電信網(wǎng)絡詐騙中心的電話。卿女士一開始還不相信,直到在荊州市公安局見到了黃巍本人,卿女士才恍然大悟。 ![]() ▲引誘受害人安裝的“公安防護”APP 民警發(fā)現(xiàn),這個叫做“公安防護”的APP赫然用著警徽的圖標,并且界面頂端寫著“公安局智能警務系統(tǒng)”幾個大字,像模像樣。民警介紹,這種詐騙APP,主要是為套取被騙者輸入銀行卡號、身份證、手機號、登錄密碼、交易密碼等信息。 ![]() ▲騙子“體貼”地布下陷阱 了解情況后,黃巍推測,“西安警官”已進入詐騙的最后一步,極有可能正在進行轉(zhuǎn)賬操作。黃巍迅速聯(lián)系銀行方面,對卿女士名下銀行卡進行保護性措施,卡內(nèi)即將被轉(zhuǎn)走的近7萬元錢被成功攔截。 ![]() 黃巍介紹,目前,荊州市反電信網(wǎng)絡詐騙中心已與多家銀行和三大通訊運營商合成辦公,形成了一條集預警、攔截、止付、凍結(jié)、挽損的快速通道。該中心對電信網(wǎng)絡詐騙犯罪行為進行反制和溯源,從被動上案向主動出擊轉(zhuǎn)變,大幅前移防范和打擊關(guān)口。同時,通過多種渠道全覆蓋、多維度、無死角的開展反詐宣傳,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自我防范意識。 如何識破所謂“公安防護APP”騙局—— ![]() 防騙指南 其實,不管冒充公檢法詐騙如何千變?nèi)f化,市民只要記住以下“六個一律”“八個凡是”,便可與騙子絕緣,成為最強防騙體質(zhì)。 六個一律: 1.只要一談到銀行卡,一律掛掉; 2.只要一談到中獎了一律掛掉; 3.只要一談到“電話轉(zhuǎn)接公檢法”的,一律掛掉; 4.所有短信,讓我點擊鏈接的,一律刪掉; 5.微信不認識的人發(fā)來的鏈接,一律不點; 6.一提到“安全賬戶”的一律是詐騙。 八個凡是: 1.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 2.凡是叫你匯款到“安全賬戶”的; 3.凡是通知中獎、領(lǐng)獎要你先交錢的; 4.凡是通知“家屬”出事要先匯款的; 5.凡是在電話中索要銀行卡信息及驗證碼的; 6.凡是讓你開通網(wǎng)銀接受檢查的; 7.凡是自稱領(lǐng)導要求匯款的; 8.凡是陌生網(wǎng)站要登記銀行卡信息的。 荊州市反電信網(wǎng)絡詐騙中心號碼: 0716—8502882 0716—8502883 0716—8502884 來源: 荊州日報、淮南網(wǎng)警巡查執(zhí)法 |
![]() 荊州網(wǎng)警報警崗亭 |
![]() 網(wǎng)絡經(jīng)濟主體信息 |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 涉仿冒詐騙類網(wǎng)站平臺舉報專項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