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法庭證據調查 據新華社4月16日電日本東京地方法院16日對“重慶大轟炸”受害者民間對日索賠訴訟案進行首次法庭證據調查。來自中國的兩名原告和1名證人出庭。 這是2006年以來,東京地方法院第26次開庭審理相關訴訟案,也是計劃進行的5次法庭證據調查中的第一次。來自重慶市的粟遠奎、四川自貢市的羅淑琴以及北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徐勇分別作為原告和證人出庭。日本律師一瀨敬一郎出任原告律師。 徐勇教授在法庭調查中出示了多份中國和日本相關方面保有的檔案材料,證實侵華日軍制定“斷鹽”作戰(zhàn)計劃,從1939年至1941年對有“中國鹽都”之稱的自貢實施了7次轟炸,造成重大生命和財產損失。徐勇指出,日軍對自貢的無差別轟炸顯然是反人類的戰(zhàn)爭罪行,歷史記錄事實確鑿。 粟遠奎和羅淑琴也在法庭調查中陳述了自己和親人在日軍轟炸下的悲慘遭遇。兩名原告強調,日本政府應對“重慶大轟炸”受害者謝罪并賠償。 “重慶大轟炸”受害者民間對日訴訟索賠團成立于2004年4月。索賠團要求日本政府謝罪,并對受害者進行賠償。2006年3月,索賠團正式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來自重慶及以自貢、樂山、成都、松潘等地的188人作為原告參與訴訟。 從2006年3月至2013年10月,東京地方法院已開庭25次,聽取了28名原告和相關人員的證言證詞,其中6名原告和9名中日專家學者的證詞獲得法庭采納,訴訟案隨后進入證據調查階段。根據安排,法庭證據調查將從4月16日至6月30日共開庭5次。期間,將有6名原告和9名專家學者出庭作證。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侵華日軍對中國戰(zhàn)時首都重慶及其周邊地區(qū)進行了長時間、大規(guī)模的無差別轟炸,造成3萬多人直接傷亡、6600多人間接傷亡,史學界將這一事件稱為“重慶大轟炸”。 |
![]() 荊州網警報警崗亭 |
![]()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 涉仿冒詐騙類網站平臺舉報專項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