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也是全國人大以立法形式確定后的首個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 湖北、武漢是抗戰(zhàn)期間遭受日軍侵略的重點地區(qū),也是全面抗戰(zhàn)初期全國抗日運動的中心。1938年6月至10月,中國軍隊在武漢地區(qū)同日軍展開抗戰(zhàn)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會戰(zhàn)。以武漢會戰(zhàn)結束為標志,中國抗日戰(zhàn)爭進入戰(zhàn)略相持階段。此戰(zhàn)對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具有重大轉折意義。 本報特地從湖北省檔案館搜集有代表性的抗戰(zhàn)老照片,尋訪專家或親歷者,講述這些歷史鏡頭背后的抗戰(zhàn)史實。 日軍入侵 ●歷史背景:1937年8月21日,日軍開始對湖北進行轟炸。1938年7月25日,日軍地面部隊攻占黃梅小池口。此后湖北人民在日寇鐵蹄蹂躪下,開始了長達7年的英勇抗戰(zhàn)。 ●回訪與講述 湖北九成縣市曾被日機轟炸 湖北省檔案館研究館員丁霞介紹,湖北是抗戰(zhàn)期間遭受日軍侵略的重點地區(qū),日軍地面部隊攻占黃梅小池口是湖北抗日戰(zhàn)爭史上的重要事件。據統(tǒng)計,湖北全省71個縣市,被日機轟炸造成人口傷亡的有66個縣市,造成財產損失的有68個縣市,分別占全省縣市總數(shù)的93%和96%,其中44個縣市被長期占領,占全省縣市總數(shù)的62%。 “鬼子來我家搶糧食,看到我家豬圈里五六十斤的豬,一刺刀捅死后,劈下肉拿走,剩下一堆內臟和骨頭,我在旁邊看得膽戰(zhàn)心驚!苯衲8月30日,在武漢空軍東湖干休所,89歲的抗戰(zhàn)老兵宋洪權對記者回憶起日軍暴行,“1938年夏天,日本鬼子打到天門。鬼子們穿著黃軍裝和皮鞋,有的騎著馬。他們一進城就挨家挨戶地搶糧食,拿著刺刀到處搜。如果有人反抗,鬼子就拳打腳踢! 1944年,19歲的宋洪權自愿加入新四軍十五旅四十四團三營八連。 全民抗戰(zhàn) ●歷史背景:1938年7月,武漢會戰(zhàn)進入緊張階段。在周恩來、郭沫若的倡議和主持下,武漢各界為保衛(wèi)大武漢而掀起獻金運動熱潮,5天時間里共有100萬人次參與獻金,幾乎相當于武漢市全市人口,獻金總數(shù)(包括獻物折合)達100萬元。 ●回訪與講述 武漢百萬民眾5天獻金100萬元 “武漢的這場獻金運動是整個抗日戰(zhàn)爭期間規(guī)模、影響最大的一次,也是全民抗戰(zhàn)的縮影。”武漢抗戰(zhàn)史研究專家吳明堂表示,這次獻金運動,體現(xiàn)了當時中國政治舞臺上各種力量的空前團結。 吳明堂介紹,1938年7月7日抗戰(zhàn)周年紀念日,由郭沫若任廳長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組織“獻金運動”,在主要街道設立6個獻金臺。當天全市民眾素食禁屠,分別集會,慷慨解囊。蔣介石夫婦合獻1.8萬元,毛澤東自延安來電委托將其7月份參政員薪金捐獻。在各個獻金臺主持活動的,均是當時婦女界的知名人士,如馮玉祥夫人李德全、李宗仁夫人郭德潔等,帶動了社會各界參與。 當時全國各大新聞媒體均著重報道了武漢的獻金運動:600余名人力車工人在漢口水塔獻金臺獻出了當天的全部收入;一位穿旗袍的少婦,直接取下自己的耳環(huán)、項鏈、戒指,又從皮包里掏出錢,一起投入箱中;4名骨瘦如柴的擦鞋兒童,在獻金臺邊為獻金者免費擦鞋,以此為抗日出力…… 武漢空戰(zhàn) ●歷史背景:1938年2月至5月,在武漢上空打響了著名的武漢空戰(zhàn)。年輕的中國空軍不怕犧牲,粉碎了日本空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極大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斗志。 ●回訪與講述 英勇陳懷民與敵機對撞 石門峰的蒼山翠柏之間,靜靜矗立著一座中國空軍烈士墓,安葬著12位抗日空軍英烈。其中一位叫陳懷民的空軍飛行員,頗具傳奇色彩——世界空戰(zhàn)史上,他是與敵機對撞的第一人。 1938年4月29日,日本出動30多架飛機空襲武漢,陳懷民與戰(zhàn)友們駕機迎敵。陳懷民在空中擊落、擊傷數(shù)架敵機后,受到5架敵機圍攻,油箱中彈起火,胸部也被日寇機槍射中。當時他本可跳傘求生,但他卻作出了一個令敵人膽寒的選擇,他拼盡氣力,猛拉操縱桿,戰(zhàn)機向上翻轉了180度,撞向從后面撲來的敵機,與日本吹噓的所謂“紅武士”高橋憲一同歸于盡,時年22歲。 國民政府將陳懷民等四烈士遺骸就地葬于青山磯。抗戰(zhàn)勝利后,1946年國民政府將漢口中山大道與勝利街之間的一條路命名為陳懷民路。后來,陳懷民的部分遺骸遷葬到南京中山陵園,他的另一部分遺骸從青山磯遷葬于卓刀泉伏虎山,再遷至石門峰。 武漢會戰(zhàn) ●歷史背景:1938年6月12日至10月27日,中國軍隊與日軍進行了武漢會戰(zhàn),歷時4個半月,中國軍隊共斃傷敵近4萬人。武漢會戰(zhàn)使日本的戰(zhàn)略進攻被迫停止,中國抗日戰(zhàn)爭開始進入戰(zhàn)略相持階段。 ●回訪與講述 武漢漁民救起中山艦槍炮長 “父親生前回憶得最多的,是中山艦金口血戰(zhàn)!8月30日,說起抗日戰(zhàn)爭中山艦上一幕幕,中山艦當年幸存者之一魏振基的兒子魏英偉依然很激動。魏振基是1938年中山艦“金口血戰(zhàn)”后19名幸存者之一,時任中山艦槍炮長。 1938年10月,日軍逼近武漢外圍。10月24日,中山艦開赴至金口,東邊就傳來了日機的隆隆聲!吧衔10點多,飛來日寇轟炸機6架,雙方火炮齊發(fā)!痹谶@關鍵時刻,中山艦艦首的高射炮卻發(fā)生故障,敵機趁隙輪番俯沖投彈。船體中彈沉沒,艦長薩師俊與24名戰(zhàn)士壯烈犧牲。 看到士兵落水,漁民自告奮勇相救,魏英偉說,“我父親就是被當?shù)貪O民救起的! 日軍投降 ●歷史背景:1945年9月18日,第六戰(zhàn)區(qū)在漢口中山公園舉行隆重簽字儀式,接受日軍第六方面軍投降。 ●回訪與講述 21萬日軍在中山公園投降 中山公園孫中山夫婦雕像的右側,坐落著“受降堂”。這是當年抗戰(zhàn)勝利后,國內14個受降地點中唯一一個設在公園內的受降點。 7月19日,參觀完受降堂的小學生彭雨菲,在留言簿上一筆一劃寫下:“為什么日軍要侵占中國的土地,還要殺小孩,他們?yōu)槭裁匆@么殘忍?”77歲的黃陂區(qū)退休教師樂東仁在8月21日參觀后,寫下一首詩:“今日觀展覽,怒火滿胸膛。日寇太殘忍,國恥且勿忘! 受降會場還原了當時日軍受降的情景,桌子上排放著中國第六戰(zhàn)區(qū)司令官孫蔚如將軍和日軍第六方面軍司令長官岡部直三郎等人的座次牌。1945年9月18日下午3時,就是在這里,孫蔚如將軍接受了岡部直三郎率屬下21萬日軍投降!笆芙禃r孫蔚如宣布開會,由副司令長官郭懺宣讀對日本第六方面軍受降書,岡部直三郎簽字,并交出軍刀,部隊撤銷編制,會議進行了短短的十幾分鐘,卻成為湖北武漢歷史上的永恒!笔芙堤霉ぷ魅藛T介紹。 |
![]() 荊州網警報警崗亭 |
![]()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 涉仿冒詐騙類網站平臺舉報專項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