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不合格
國家工商總局2015年三季度抽檢結果顯示,抽檢的516批次樣品中,不合格樣品有147批次,不合格檢出率為28%。眼鏡架和太陽鏡是重災區(qū),其中眼鏡架不合格檢出率高達71%。涉及不合格的品牌包括暴龍、JEEP、PORTS、百視力、雷朋、GUCCI、國色天香、魯尼、克萊頓、泰富博士、諾貝爾、艾格視點等,商品價格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基本涵蓋所有價格區(qū)間。
GUCCI牌太陽鏡“棱鏡度允差”一項被檢出不合格。曾在眼鏡店工作多年的驗光師楊先生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棱鏡度指光線通過鏡片上某一特定點后產生的偏離,眼鏡的整個鏡片其實都是棱鏡,只不過是均勻的而已。如果鏡片出現(xiàn)了棱鏡度多數(shù)是用于斜視人群的,正常近視人群如果鏡片出現(xiàn)棱鏡度長時間佩戴會使眼睛出現(xiàn)斜視。
其他多數(shù)高端品牌商品為標志及包裝不合格,暴龍的兩款太陽鏡在“交通信號燈識別”一項存在問題,公開資料顯示,減少強光刺激、視物清晰不變形、防紫外線、對顏色識別不失真、準確辨識交通訊號是太陽鏡的基本功能。楊先生稱,太陽鏡不能使周圍環(huán)境的顏色失真,消費者購買前可裸眼觀察紅綠燈顏色,再戴上眼鏡觀察同一物體,偏色意味著太陽鏡不合格。
牽出代工內幕
北京商報記者觀察到,十余款眼鏡的標稱生產者為浙江臺州市椒江區(qū)的眼鏡廠,多為個體工商戶。其中一家名為中亞的眼鏡廠生產了兩款不同品牌的產品,深圳市名雅盛業(yè)眼鏡有限公司生產的品牌達五款。
業(yè)內專業(yè)人士指出,內地廠家代工生產能進一步降低成本。代工生產不僅是小廠家的專利,國際知名品牌也選擇代工模式。公開資料顯示,深圳橫崗目前已發(fā)展成為全球知名高檔眼鏡品牌的最大生產基地,目前世界上幾大知名品牌,以及意大利、法國、德國等幾大知名眼鏡企業(yè)都在委托橫崗眼鏡企業(yè)代加工。每10個國際眼鏡產品中就有6個來自深圳。
代工被認為是影響奢侈品質量的重要原因。不合格榜單顯示,四款雷朋眼鏡中,僅一款來自意大利,兩款的標稱生產者為陸遜梯卡(上海)商貿有限公司,登上黑榜的另一款博柏利眼鏡也出自這一公司。陸遜梯卡集團是全球眼鏡行業(yè)巨擘,為Prada、杜嘉班納、雷朋、博柏利等多個奢侈品牌眼鏡代工。迪奧、GUCCI等品牌則由另一家眼鏡制造商霞飛諾生產。此前,以上品牌的眼鏡曾多次被控訴有質量問題。
代工的低毛利困境
生產質量的下降與微薄的利潤分不開。據(jù)楊先生表示,盡管眼鏡售價高昂,生產商的利潤卻并不高!把坨R作為低頻剛需產品,需要高昂的零售價支撐流通成本。一款價格在1000元左右的眼鏡,從廠家拿貨只需100元。部分商品在打了5折后還有六七十個點的利潤。但只有如此高的利潤才能維持眼鏡店生存。商品展示需要的大面積店鋪,房屋租金是省不下來的,還有驗光設備、人工水電等。”
隨著電商的火熱,眼鏡層層代理的抽成減少,但絕大部分利潤都仍歸屬于品牌商,為了促銷,將一部分補貼給了消費者,生產商的利潤并未增加,只能賺取不多的加工費。國內市場競相壓價,無序競爭的境況也讓生產商利潤越來越少,據(jù)了解,過去眼鏡制造商的利潤在10%左右,如今僅剩5%。在這一背景下,品牌商品的質量愈發(fā)堪憂。
北商研究院認為,商品的價格是品牌價值的體現(xiàn),由品牌商獲取較大利潤無可厚非,但為保證品牌質量,維護品牌美譽度,品牌商需要將更多資金和精力投入到產品的生產環(huán)節(jié),降低產品的不合格率。生產商若想有突破發(fā)展,必須依靠技術獨立研發(fā)設計產品,開創(chuàng)自主品牌之路。北京商報記者 李鐸 肖鵬/文 李烝/制表 王飛/制圖
江陵人 發(fā)表于 2015-11-25 11:37
眼鏡行業(yè)暴利是人人皆知的秘密了!
平價網上眼鏡店有過,后來遭到實體店和生產廠家的聯(lián)合抵制,關門大吉 ...
歡迎光臨 江陵網 (http://www.jiawangluo.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