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jpg (26.81 KB, 下載次數: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3-13 16:23 上傳
71.jpg (29.26 KB, 下載次數: 6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3-13 16:23 上傳
72.jpg (28.13 KB, 下載次數: 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3-13 16:23 上傳
73.jpg (26.49 KB, 下載次數: 6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3-13 16:23 上傳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之時,也是一年中舉辦婚禮最密集的年月,當滿大街奔跑著喜氣洋洋的花車時,當空氣中都似乎可以聞到甜蜜的氣息時,有一部分人卻開始為即將參加婚宴所必須準備的禮金而煩惱。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尚往來”也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禮節(jié)之一。在參加宴席時送上自己親手準備的禮物或禮金,本是表達朋友間情感的一份心意。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變遷,以往常說的“禮輕情意重”如今已經變成了“情意重,禮更得重”的表現(xiàn)。
人情消費,也逐漸成為市民生活中重要的開支之一。
記者調查
多數市民表示送人情有一定的壓力
近日,記者對200名市民進行了婚宴禮金調查,這些市民大多分布在不同的行業(yè),年齡跨度也從30歲到50歲不等。調查主要是針對市民參加婚宴時送禮金的情況進行專項分析,并與上世紀60、70年代的送禮情況進行了對比。
記者隨機抽取了100份調查問卷,據統(tǒng)計結果顯示,56%以上的市民表示2013年全年參加婚宴的次數在4次以上,只有15%的市民表示參加婚宴的次數在2次以下。
而在問及一般情況下送多少時,64%的市民表示送200元,17%的市民送300元,只有12%的市民表示送500元以上。
然而根據親疏關系的不同,43%的市民表示禮金漲幅約在400元以上,33%的市民表示在200元至300元,只有7%的市民表示送出的禮金漲幅在200元以下。
據統(tǒng)計,去年全年41%的市民送出的總禮金在2000元以下,占大多數,但仍然有33%的市民送出的總禮金在4000元以上。
這些調查問卷涉及您在2013年參加了多少次婚宴?您一般情況下送出多少禮金?您認為與同事朋友間的正常人情往來多少適宜等等。根據統(tǒng)計結果,41%的市民表示對結婚送人情有一定的壓力,還有7%的市民表示壓力很大,只有12%的市民表示沒有壓力。
此外,在對我市婚禮送情現(xiàn)狀進行評價時,41%的市民表示不好評價,30%的市民表示正常,25%的市民表示過濫,還有2%的市民表示是想借此機會乘機斂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