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10-13 16:10 |
---|
簽到天數(shù):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編
 
- 積分
- 242197
|
這是一位樸實無華的老人,曾是潛江總口農(nóng)場分場的場長。一輩子不計較,有寬廣的胸懷,舍得付出,沒有私心。沒有利用職權(quán)為子女謀一絲私利,6個孩子都是自謀生路。現(xiàn)在子女們雖沒有大富大貴,但他們很善良,心存感恩。
老人去世出殯那天,鎮(zhèn)上3里長街上都是來送他最后一程的鄉(xiāng)親們。
2月23日,老人的女兒王倩、女婿吳強,還有他們的朋友,來報社講述了這位可敬老人的質(zhì)樸往事:父親為我們做的棉拖還在,衣架還在,那臺老式縫紉機還在,那份深沉的精神財富永遠都在……
女兒:老爸是我們的開心果
王倩:
女兒應(yīng)該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可我一直在武漢忙著求學(xué)、工作,沒有時間回潛江老家侍奉父母,能與父親親密接觸,竟始于父親患癌。那時住院的父親并不知道他的病情,電話里得知我要來看他,興奮得不得了,這使我意識到,這些年來,我是多么不孝,沒盡好女兒的義務(wù),再忙也得經(jīng)常陪陪父母說說話,看看老人啊。于是,我毫不猶豫地辭職,來醫(yī)院陪伴父親。
醫(yī)生告訴我們,癌細胞已經(jīng)擴散,只能保守治療。
在醫(yī)生的建議下,局部麻醉,在父親清醒時做一個引流管小手術(shù),手術(shù)結(jié)束后,醫(yī)生對等候在手術(shù)室外的我們說,晚上會很痛……當病床從手術(shù)室推出時,他卻給我們一個大大的微笑,還揮著手,我們都以為他不痛,比一般人扛得住,因為父親身體一直都很好,72歲的年紀一點都不顯蒼老,健壯而魁梧,退休后在家的后院還種著地。
那一晚,父親沒哼出一聲,跟我們講了一晚上我們6姊妹的童年趣事,逗得我們哈哈大笑。還對我們說,等好了,我還要回家種我那兩分地咧。
事后,母親跟我們說,“換衣服時,他的衣服全部痛得汗?jié)窳,他不讓我跟你們說!蔽覀儾胖栏赣H有多痛,忍得多深。
這讓我想起我5歲時,看到父親開著拖拉機,把1米7高的棉花包送到總場加工,可回來看到老爸拎著一件臟臟的,都是泥巴的衣服,我傻傻問,爸爸,你撈了魚的?他點點頭,說,嗯,摸了魚的。我還記得他當時的神情:溫暖、淡定,長大后才知道,那是一場車禍,拖拉機翻到河里去了,我差一點見不到父親了……多希望這一次,也如兒時一樣,只是一場虛驚呀。
住院期間,他不愿意麻煩任何一個人,哪怕是他的子女,比如洗澡,只要他能自理的話,他都不要我們幫他,一個人歪歪倒倒地洗。
病房里總是笑聲不斷,他像一個開心果,總拿自己開涮,逗病友一笑,開導(dǎo)他們,樂觀堅強地面對病痛。
女婿:岳父那代人的信仰
吳強:
人的一生,要過許多關(guān),最重要的就是子女關(guān)。我看到不少人自己廉潔正直,可輪到為子女,就什么也不顧了。岳父卻不是這樣的人,這是我最佩服的地方。
老人6個子女,沒有一個人在農(nóng)場系統(tǒng)上班,全部自謀出路,學(xué)歷均是初中,F(xiàn)在大哥、四哥、三哥、六弟職業(yè)是貨車司機,二哥開了一家手工作坊繡花。我曾問過老爺子,這值得嗎?他說,人一生只求問心無愧,大家平平安安就好。也是,如今我們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我們相親相愛,勤勤懇懇,待人真誠。
老爺子患病后,雖然我們告訴他得的是胰腺炎,但他好像心里有數(shù),稍微精神好點,就堅持出院,說想去一趟湖南韶山,到毛主席故居去看一看,說那一直是他的一個夢。
病懨懨的岳父一到韶山,精神煥發(fā),像孩子一樣開心,看不出一絲病容。第二天沒等我們起床,他等不及已經(jīng)提前全部走了一遍。等岳母起床,他老又興高采烈地陪著再看一遍。步行到毛主席銅像廣場,岳父很嚴肅,敬獻了花籃,隨后跪了下來,久久不愿起來。岳父的舉動,我都看在眼里,很是感慨,覺得這就是他們那一代人的一種信仰,一種價值觀,是我自己所缺乏的。
其實岳父一生受了很多磨難。自小喪父,家境貧寒。好不容易收到大學(xué)入學(xué)通知書,結(jié)果因為那個特殊年代,沒去成;后來想當兵,因為有親戚在臺灣,沒有當成。他沒有怨天尤人,帶著家人,來到潛江農(nóng)場,成了分場的場長。
當了場長的岳父對工作身先士卒。1998年抗洪時,56歲的岳父,第一個跳進水里筑堤幾天幾夜不回家,在現(xiàn)場堅守。岳母說,岳父那一次出事差一點死了。這份驚險從沒聽岳父吐露過,只知道他一輩子最看重的就是因抗洪獲得的全國五一勞動獎?wù)隆K傉f,再苦,再累,一定不占公家的便宜!斑@是一個很高的榮譽,我不能去玷污,給黨抹黑。”
父親坦蕩蕩走完一生
王倩:
我選擇丁克。父親離世前一個月。精神尚好,他跟我說,倩兒,真的打算不要孩子了?
我點點頭。
沉默良久,他老人家才再問一句:“……吳強也完全同意?”
“嗯。”
“你們意見一致就行,只要你們過得好!边@是父親自我做丁克以來,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鄭重談話。
父親離世前一個星期,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了,喝口水,都會吐得撕心裂肺。家人知道父親來日不多,全部到齊了。父親一一掃過,“照顧好母親,一家人要團結(jié)......抱歉,有生之年,沒有把你們安排妥當.....”我們一個個使勁忍著淚水,沒有哭出聲。
隨后,我們眼睜睜目睹癌細胞一點點像螞蟻一樣,無情吞噬著他的身體,束手無策。
離世當天,父親意識已經(jīng)不是很清晰了。按照農(nóng)村的風俗,本該把父親抬到正堂。那時,正堂已租給別人做生意。父親囑咐:“就在這,正堂,別人在做生意,不要影響別人……”
父親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臨走時,還不忘替人考慮。
農(nóng)村的房子,前面是主屋,后面是廚房,有一個過道,過道上父親安了一個半自動遮陽棚。每天,過道上會來一群牌友,父親自己不打牌,幫牌友把水燒好,還在過道裝了一個電扇。他走的時候,鄉(xiāng)鄰們都不舍地來送他最后一程。
如今父親走了有一年了,我總會想起他,也問過自己,父親這一輩子值得嗎?答案是:值得!這一生父親雖沒有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事,但坦坦蕩蕩地走完了他的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