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10-13 16:10 |
---|
簽到天數(shù):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編
 
- 積分
- 240641
|
13.jpg (21.29 KB, 下載次數(shù): 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3-21 10:11 上傳
網(wǎng)絡上常用于形容孩子調(diào)皮的,歲數(shù)小不懂人事的,也形容批評孩子的!同時在看到一些小孩做了一些不可理喻的帶有破壞性的事情時,也可以嘆一句:“這熊孩子”。當然孩子小不懂事可以理解。
被診斷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青少年經(jīng)常會對他人和自己造成嚴重的身體和精神上的傷害。然而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并不清楚這背后的原因。不過最近發(fā)表在《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jīng)科學》(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指出,這些青少年大腦中負責處理社會信息和沖動控制的區(qū)域存在缺陷。
該研究的研究對象為來自荷蘭、年齡15到21周歲、被診斷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青少年罪犯。來自荷蘭萊頓大學和馬克思普朗克人類發(fā)展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讓這些青少年(實驗組)進行迷你版的最后通牒博弈。這是一種用來模擬公平考量的博弈游戲。在博弈中,參與者會得到另一名參與者分配給他的一筆錢,并被告知對方是否本可以采取更公平的分配方案,或是只有當前這一種分配方案。博弈過程中,功能性核磁共振會記錄下參與者的腦部活動。通過比較對照組(沒有犯罪記錄的青少年)和實驗組的腦部活動,研究者得以了解在進行公平考量時,這些青少年的腦部活動。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青少年在參與博弈的過程中,負責移情作用和沖動控制的顳頂交界區(qū)和額下回的活躍程度較低。而實驗組和對照組青少年大腦中負責情感處理的大腦背側前扣帶回和前腦島的活躍程度則相近。這一發(fā)現(xiàn)證明,盡管兩組青少年對于不公平的分配方案具有相同水平的情緒反應,但是實驗組青少年更傾向于拒絕這些方案。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青少年不會考慮對方的意圖——即使對方只有這一種分配方案。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青少年在人際交往中缺乏考慮所有相關信息的能力,例如他人的意圖。研究者假設這種能力的缺乏會反過來導致更多的反社會行為。研究的第一作者、馬克思普朗克人類發(fā)展研究所適應性理性中心研究員沃特·范登博思表示:“人在青春期會經(jīng)歷生理、心理和社會行為上的諸多變化。研究使我們能夠更好的了解青春期發(fā)生的變化,以及為何有些青少年會發(fā)展出反社會行為!毖芯空呦M麄兊陌l(fā)現(xiàn)能有助于心理治療的發(fā)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