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懶 2025-6-21 15:16 |
---|
簽到天數(shù): 1258 天 [LV.10]名揚四海
管理員
站長大叔
   
- 積分
- 129524

|
79750925.jpg (31.95 KB, 下載次數(shù): 8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1-8 19:02 上傳
即使是從來不給孩子講故事的家長,也會選擇《狼來了》教育孩子要誠實,“不許撒謊”被看作是孩子不可逾越的道德雷池,一旦撒謊就會遭受懲罰,比如被狼吃掉。接下來,最有代表性的訓誡便是:“好孩子都不撒謊”、“這么小就開始撒謊,長大了還了得”。
孩子撒謊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嗎?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大家不妨反思一下:我們能保障自己句句都是實話嗎?如果我們大人不能理直氣壯地說自己從來沒有撒過謊,那就不應該苛責孩子一個謊不撒,事實上,從來不撒謊的孩子也是不存在的。大人表現(xiàn)出來的緊張,并非完全出于道德潔癖,更重要的是一種對孩子未來不可控的焦慮,認為孩子撒謊是變壞的開端。
我們大可不必如此,因為謊言背后隱含著孩子的許多成長秘密,撒謊并不直接對應道德敗壞。順便說一句,《狼來了》在《伊索寓言》的原文里,結局是羊全被吃了,小孩安好。
關于撒謊的若干真相
無論如何,撒謊都不應該是一種受到鼓勵的行為,只不過在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判斷之前,我們有必要更深入地了解關于撒謊的一些秘密。
大體說來,孩子的撒謊可以分為有意識和無意識兩大類。
無意識撒謊是孩子特定成長階段的產(chǎn)物
思思媽:
在手口足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我就不再帶思思去小區(qū)游樂場玩,不能玩秋千和滑梯的思思實在是很向往那種和許多小朋友一起追逐打鬧的生活,有一天,她站在陽臺上對我說:“那些玩秋千的小朋友都生病了,只好回家吃藥去了”……思思的表情十分認真,語氣十分肯定,仿佛真的看見了一樣,顯然,這不是真實情況。
媽媽看法:
完全可以肯定的是,這不是詛咒,也不為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她只不過把一系列的信息點:人多、得病、吃藥等等按照她的理解連綴起來,用自己能夠操控的語言表達出來,至于是否合乎邏輯,是否是事實,一個2歲7個月的孩子想不了那么多,這更像是一種語言游戲。
專家解析:
如果非得糾纏于概念的話,孩子的這類行為都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撒謊,因為撒謊一定是說者為了讓聽者相信自己的話,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因此有人甚至不主張把孩子這種想象性的撒謊劃入撒謊之列。
有意識撒謊一定是為了某種特定目的
1、逃避懲罰
維維媽:
有天我正在寫篇報告,突然聽到維維大聲哭了起來,很凄厲——通常這種哭聲一定是被嚇著了,我趕緊去看發(fā)生了什么事。沙發(fā)上散落著一管502強力膠水,他舉著自己的手很急切地說:“快去洗洗,快去洗洗!”等到我走到他手邊,他一個勁兒地說:“沒摸沒摸!”毫無疑問,他一定是摸了膠水,我趕緊帶他去處理,事后他怯怯地看著我,我一直等他情緒平復下來才淡淡地說了一句:“你可以告訴媽媽發(fā)生了什么,我們好一起去處理!彼c點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