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10-13 16:10 |
---|
簽到天數(shù):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編
 
- 積分
- 240593
|
江陵主城區(qū).jpg (162.53 KB, 下載次數(shù): 1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5-2 11:15 上傳
在荊州古城東南百里,有一座古鎮(zhèn)。鎮(zhèn)子的南面,是九曲回腸的荊江,聽老人們說,這荊江水是從天上的銀河里流下來的。洶涌的江水咆哮回漩,形成簸箕大的漩渦,發(fā)出的聲響可傳二里之外。鎮(zhèn)內(nèi),蜿蜒曲折的內(nèi)荊河清澈透明,像一根彩色的絲帶,把一個個像珍珠般的島嶼串聯(lián)起來。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橋,像彩虹一樣,把島和島之間連接成一個整體。江邊,清一色的木腳吊樓延至江邊,內(nèi)荊河旁吊腳樓建在河上。沿街商鋪林立,江河碼頭船舶往來如梭。這就是古鎮(zhèn)郝穴。說起郝穴的地名由來,還有一段蠻有趣味的故事哩。
相傳五千多年前,這里還是古云夢澤的一部分,由于河水帶著泥沙,不斷以漫灌形式流入,澤中不斷淤積成好多塊小沙洲,人們稱江渚。豐富的水資源,使這里成為魚兒們的樂園。露出水面的沙洲上也逐漸長成一簇簇四季開花的灌木。優(yōu)美的自然風(fēng)光,成為鳥類的天堂。
不知是什么時候,一群白鶴看上了這里,紛紛飛到沙洲上棲息。白天,它們成群在水中戲嬉,以魚為食。傍晚,它們展翅在湖上翱翔,與落日爭輝。這樣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它們竟忘記了它們原先的故鄉(xiāng),在這里繁衍、生息。美麗的湖光水色,溫暖的季風(fēng)氣候,肥沃的淤泥蒿土,使他們產(chǎn)生了強(qiáng)烈的向往人類生活的愿望。
它們噙來各種種籽,播撒在這片希望的土地上。經(jīng)過多少年、多少代的努力,終于把這片沙洲變成了一處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xiāng)。白鶴勤勞勇敢的行為感動了上天的玉皇大帝,一夜之間,玉皇大帝把它們變成了人形。為了不忘根本,他們把棲息的沙洲改稱鶴渚。又經(jīng)過多少年、多少代,江水不斷漫灌,泥沙不斷淤積,在江水的沖力下,逐漸形成了一條彎彎曲曲的水道,這就是現(xiàn)在的內(nèi)荊河道。
古時候,長江水流太急,行船很危險,內(nèi)荊河就成為當(dāng)時最理想的水上交通要道。楚國當(dāng)時成為天下霸主,還得益于內(nèi)荊河運送物資呢!由于鶴渚地形低洼,內(nèi)荊河道形成后,江水再不是漫灌了,而是以內(nèi)荊河作為泄洪通道,所以人們又將鶴渚稱鶴穴。
晉朝時,駐荊州的大將軍羊祜,聽說這里的鶴多,而且非常有靈性,便命人捉來,教它們跳舞。果然,白鶴們一教就會,而且舞姿翩翩,美妙極了。羊祜大喜,每逢晏請賓客,都要白鶴晏前舞蹈以助酒興。于是鶴穴之名世人皆知。
仙鶴樓.jpg (136.54 KB, 下載次數(shù): 1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5-2 11:15 上傳
到了明代嘉靖年間,荊江大堤形成,作為長江泄洪通道的穴口被堵,但鶴穴的名字卻一直保存至今?赡芤蚍窖浴苞Q”與“郝”同音,由于筆誤把“鶴”寫成“郝”了,所以鶴穴就變成了郝穴。為記住白鶴的功勞,郝穴建有仙鶴樓,內(nèi)荊河上建有仙鶴橋,城區(qū)主干道也有仙鶴路。(江陵縣民政局地名普查辦)
|
|